欢迎访问『CCTV1直播网』,本站易记域名『CCTV1.TVCCTV1节目表
当前位置:直播首页 >> CCTV1栏目 >> 焦点访谈 >> 正文

焦点访谈 20190624 上海国际电影节:激发创作活力

焦点访谈时间:2019-06-24来源:央视网收藏本页报错


(温馨提示:播放器右下角可以调视频清晰度)

今天,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为期10天的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而上海也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拥有中国电影史上的诸多“第一”。在今年上海电影节的光影世界里,我们又能看到哪些亮点,了解到哪些行业新动向呢?

6月23日,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大剧院举行,各项大奖一一揭晓。影片《呼吸之间》获得了金爵奖评委会大奖,在最受关注的金爵奖最佳影片评选中,伊朗影片《梦之城堡》获得金爵奖最佳影片奖,影片讲述了一个缺席三年的父亲与子女重建亲情的故事。

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次通过4K超高清频道对金爵盛典进行了全程4K超高清直播,并实现了5G环境下的信号回传,成为本届电影节的一大亮点。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备受中外影人和媒体的关注。

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努里·比格·锡兰说:“做评委会的主席,对我来说是极大的荣誉。上海国际电影节很好,很专业,有好的入围作品。(在这里)你能感受到对电影的热爱的气氛。”

电影,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重要渠道。

来自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的拉脱维亚电影《比莱》,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比莱的小女孩,她家境贫穷,也常被母亲忽视。还好,陪伴她的还有书籍和电影,这些让她在想象世界中找到了一片梦想乐园。电影从儿童视角出发,影像充满纯真的诗意与美感。这部电影改编自曾入围诺贝尔文学奖的拉脱维亚女诗人、作家薇兹玛·贝尔赛维卡的同名自传小说,获得了2018年拉脱维亚国家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在电影《比莱》中,尽管有困苦波折,但纯真、美好始终贯穿影片,这也与今年“一带一路”电影周的主题“生活之光”非常契合。在“一带一路”电影周上,有20多部来自各国的电影展映。这些电影大多关注的都是那些看似平凡,却各有故事的普通人, 这些被“生活之光”点亮的电影,也经由银幕,投射进了中国观众的心中。

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一带一路”沿线有1800多部影片报名,覆盖53个国家和地区。经过遴选,很多优秀影片不仅在“一带一路”电影周进行展映,还在各展映单元与观众见面。一年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31个电影节机构成立“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今年,这个电影节联盟进一步扩容,增加到38个电影节机构,这也让成员们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

伊朗曙光旬电影节主席、导演雷萨·米尔卡里米说:“我认为,伊朗和中国,作为亚洲两大文明,同时拥有强大的电影产业,我们两国可以通过电影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进行比以往更加紧密的合作。”

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召开之后,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策划了聚焦印尼、聚焦伊朗、聚焦泰国等5个亚洲国别电影系列展,还专设了与产业对接的“聚焦伊朗”和“聚焦泰国”项目。

而让观众看到更多国外电影的同时,很多国产经典电影也进行了放映。

蒜头鼻,细细的脖子顶着一个大大的脑袋,还有头顶上那孤独的三根毛,几十年来,三毛的形象深入人心,《三毛流浪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公映的国产电影。在这次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这部电影进行了4K修复放映。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饶曙光说:“影片很多的经典段落,还有人物形象,都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4K版的修复版,它的画面的清晰度,这种音像效果都非常好。其实经典影片的修复和重新上映,是中国经典电影的一个再传播,能够进一步实现这些经典影片的价值,包括它给社会带来的这种积极影响。”

和《三毛流浪记》一样,《聂耳》《庐山恋》《建国大业》这些很多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国产影片构成了“光影记忆,时代经典”特别展映单元。这些诞生于不同年代的12部剧情片和2部纪录片,不仅是对电影工作者的致敬,也是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回顾中国电影的历史,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电影产业,因此,人才的培养也是电影人最为关切的问题。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的颁奖典礼上,《活着唱着》获得了最佳影片奖,它聚焦中国传统戏曲川剧这一题材,讲述了一个川剧团老板娘和她的民间川剧班,十多年来几经辗转漂泊,坚守乡间演出的故事。

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评委会主席宁浩说,新人才是未来电影生产创作的主要生力军,电影工业补充的中坚力量一定是来自于这里,所以影展本身是应该负有这个责任的。

十几年前,宁浩也是一名获得过亚洲新人奖的青年导演,要让更多的新人成为电影的中坚力量,除了奖项的鼓励之外,更需要帮助他们打开一扇通向电影之路的大门。

蓝天是一位有志于成为电影导演的年轻人,两年前,他开始创作一部关注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电影剧本。两年的时间里,剧本从有雏形开始,到初步完成,蓝天经历的并不仅仅是创作的辛苦,还有不知如何拍成电影的困惑。

2019年初,蓝天看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创投项目的招募启事,他立即做了申请。之后,他和其余30多个项目入围。而在公开陈述环节之后,不少电影公司表示出了愿意进一步了解这些电影的意愿。

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连续13年举办“电影项目创投”了,这一环节,不仅让一些剧本得以影像化展现,也改变了一些青年电影人的命运。

一部电影需要的并不只是创作人才,像技术、制作等方面,也需要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加入。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电影局局长胡劲军认为:“从项目的在职培训来讲,我们还是存在很多明显的短板。一部电影拍好以后,应该是一大批的(创作、技术等方面)人才脱颖而出,我们需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把这个行业做上去。”

因此,针对电影工业体系中需求量最大的应用型、技术性人才极度缺乏,近年来,上海重点进行了影视后期、特效制作等方面的人才培养。

上海是一座国际大都市,也是百年中国电影的发祥之城。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老街小巷都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很多影人在这里取景拍摄。今年5月底,一部由一家北京文化传播公司承制的新电影在上海启动,剧本里一段重要的内容就是发生在上海一个有年代感的弄堂。经过数次看景,剧组好不容易找到了各方面条件都符合要求的弄堂。然而,在联络时,却遇到了麻烦。由于这个弄堂目前是待拆迁状态,不接待剧组拍摄,而且这个地块涉及多个部门,协调起来难度很大。

在剧组工作人员一筹莫展的时候,他们想到了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这是一个专门为来上海拍摄影视剧的剧组提供免费咨询、协调服务的机构。在找到服务机构后,剧组提交了拍摄计划,美术置景方案等资料。几天后,剧组就收到了可以拍摄的好消息。

而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期间,这种协调服务机制还延伸到了长三角。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电影处处长彭奇志说:“一个是电影资源的联动,长三角各个取景地的联盟,把这一块儿打通;第二个把服务于电影产业的摄制服务机构,原来只在上海市,现在扩展到长三角地区形成一个贯通。还有一个就是长三角之间的院线和放映的联盟,比如说我们进将来要推一部重点的国产影片,可以在这个放映联盟里面率先启动,这样就可以给国产电影,特别是电影人加油,让他们有一个好的市场表现。”

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不仅有影片展映、影片评选,还有项目合作、对话交流等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像一张请柬,让来自各地的电影人齐集一堂,欣赏佳作,交流经验,思考未来。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虽然只有10天,但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将会在银幕内外互动得更加频繁,联系得更加紧密。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24 CCTV1在线直播 www.cctv1.tv CCTV1直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留言建议 免责声明 CCTV1回看